观潮的螃蟹丨做足湖南农业发展的“头”“尾”文章

2025-02-26 03:27:16 贝博官方下载 1

  如今,农业早已不单单是生产的“头部”问题,还一定要做好销售与转化的“尾部”文章。头尾兼顾、头尾融合,正日益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2月8日,习在吉林省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2月14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原地正禾农场蔬菜基地,农机手驾驶农机在翻耕农田。

  什么是“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通俗地讲,就是“粮”“畜”“农”生产在前端,“食”“肉”“工”加工在后端。

  为何要做足做活“头”“尾”文章?因为只有通过“从头到尾”的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

  比如,卖原粮、卖原料、卖初级产品,虽然量大,但是价格低,无疑是重复“7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的老路。

  农业的“头”,就是生产端。端稳“中国人饭碗”,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是湖南农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近年湖南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10亿斤左右,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4%的粮食,其中,水稻面积、产量居全国第1位;生猪出栏数居全国第2位。

  然而,要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更多湖南粮,仍有不少路要走。

  2016年3月,习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曾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今天我们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已不单单是吃饱饭,还有多元化、有营养、更健康。

  比如,在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禽养殖上,优品种、优结构、优环境,从源头上念好“优”字诀。

  比如,在种养方式上加快现代化变革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乃至智能化程度,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更注重精细化、标准化,从生产的全部过程上把好“质量关”。

  再比如,在理念上树牢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对粮食安全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地里和田里,认识农业要跳出农业本身。

  ▲2024年11月23日,在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拍摄的稻种标本。(图源:新华社)

  近年来,湖南以占全国2.8%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4.4%的粮食、12.2%的稻谷,这或许并不是湖南的上限。

  因为湖南不仅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和农机大省。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框架里,湖南仍有不小的发挥空间。

  根据《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湖南将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良种+良田+良技”或将把湖南的“农头”推向新的高度,在助力湖南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同时,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尾”,即农业产业链的后端环节,包括农产品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

  摆好“农尾”,是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放眼世界,一些国家的农产品之所以价格高,却不愁卖,最终的原因就是附加值高。

  同样是种葡萄,法国将葡萄酿成葡萄酒,而我国西北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葡萄只能变成葡萄干,给果农带来的收益也是云泥之别。

  这就是呈现在“农尾”上的附加值。而产业链尾部的反应,则是受产业链上游和中游影响。

  比如,我们熟知的南县稻虾米,正是靠虾的价值,对稻的绿色生态形成了强约束,以一只虾守住了一株稻的品质,从而让稻虾米的价格远超常规大米。

  再比如,炎陵黄桃,正是由于在销售环节,引入了选果等品控机制,从而倒逼果农在种植过程中日益标准化。从锦绣黄桃种苗的排他性选择,挂果阶段的套袋技术普及,植保环节中的绿色生物技术引入,才让炎陵黄桃的品质慢慢的变好,品牌越来越响,越来越卖得起价。

  然而,这样的例子,在湖南还不够多。在全国叫得响、卖得好、有一定的影响力的高的附加价值“湘字号”农产品还不够多,仍有不少农产品是“披头散发”地进入市场。

  对湖南农业发展来说,“农尾”其实是指引农业前进方向的重要“风向标”,“风向标”指的方向对了,才能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农腰”,即农业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包括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同,以及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这个环节,就如同将黄豆变成豆制品的卤水一样,是农业价值实现转化提升的关键。

  湖南农产品加工业是全省5大万亿产业之一。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链。拥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80个。

  2023年10月,湖南出台文件,规划“4×4”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其中就包括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这说明,全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仍然是新阶段湖南的一项重要工作。

  比如,湖南油茶的种植培养面积、茶油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但油茶产业的潜力,仍远未充分发掘。

  目前油茶籽每斤价格约6元,加工成山茶油可以卖到80—100元每斤,但如果进一步加工成化妆品添加溶剂甚至医用针溶剂,价格还能再上几个台阶。

  从更为基础的粮食加工来看,目前,湖南粮深加工能力仍存在不小的缺口,甚至成为制约粮食产业附加值提升的重要因素。

  而在畜禽领域,湖南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屠宰、加工、冷链运输等环节的规模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劣势生态位。

  虽然湖南这些年始终致力于“从运猪向运肉”转变,加大了产业投入,但这一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2月11日,法国最大生猪全产业链企业科普利信(Cooperl)高管团队一行到访湖南,与湖南农业集团就生猪育种、肉品精深加工、研发技术等事项初步达成共识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在业界引发关注。有评价称,这或将成为湖南加速实现“畜头肉尾”的一次重要契机。

  于“农腰”来说,以农产品加工拉长产业链,从而提升附加值只是其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更为复合的产业集群。

  通过地理空间上的有机整合,实现与其他产业的良性联动,从而拉升农业的价值曲线。

  2024年湖南文旅产业突破一万亿元大关,社会消费活跃,“农业+文旅”“农业+康养”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

  湖南是制造业大省,在农机装备、农业加工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农业+制造业”以工业赋能农业,大有可为。

  此外,湖南地处中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好地缘优势,全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湖南农业或许能走得更远。

  做好“头部”农产品的特色化增值空间,壮大“腰部”精深加工和产业融合的增值文章,强化“尾部”的溢价导向和品牌思维,才能进一步“从优”“从精”开拓湖南农业发展新局面。

全国咨询热线: 0512-52503999

咨询时间:9:00 ~ 18:00

招商加盟热线:0512-5250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