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口入——1例藏匿性伴多浆膜腔积液的肺吸虫病

2025-03-23 05:00:52 贝博官方下载 1

  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引起的一种食源性共患疾病,常因食入未熟的含有囊蚴的淡水蟹、蝲蛄或其他被囊蚴污染的水产品而感染,其虫体可在感染者全身遍地移行,导致临床体现多样。

  患儿,女,2岁5个月。2天前,患儿于当地医院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前查胸片提示:右肺炎症、胸腔积液,无咳嗽、发热、胸痛等不适。为进一步医治来我院急诊儿科就诊;

  胸部CT(图1)提示:1.右侧中量胸腔积液,右肺限制紧缩性不张,实变。双肺纹路增粗;2.右侧内乳血管旁淋巴结增大。急诊以“胸腔积液待查”收入儿科住院医治。病程中患儿精力、胃口佳,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发热、气喘,无吐逆、腹泻、血便,无皮下包块等,大小便无特别。

  体格查看:体温36.5℃,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侧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肝肋下2cm可扪及,无压痛;右侧腹股沟区扪及约2cm*2cm大小包块,质软,无压痛,可回纳;其他无特别。

  入院后榜首天加强完善血沉28.00 mm/h;降钙素原0.01ng/mL;其他查看:彩超提示肝肋下约2.9cm,剑突下约4.9cm,肝门查见淋巴结、结构未见反常;右肺下叶实变,右侧胸腔积液;心包腔积液;腹腔积液。

  1.现在患者有肺炎体征及印象学体现,但辅佐查看提示惯例细菌感染或许性小,加强完善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查看;

  2.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彩超提示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肿大及腹腔积液,诘问病史,家长诉患儿10+天前有进食野生螃蟹史,因而需高度警觉肺吸虫病,加强完善相关查看,但需在外结核;

  3.拟行胸腔穿刺抽液查看,进一步清晰胸水性质及减轻肺紧缩,患儿家族表明暂不可胸穿,等候肺吸虫查看成果;

  4.请小儿外科会诊帮忙处理腹部包块,结合外院彩超成果考虑“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暂予以方法复位,继续调查或择期手术。

  住院第二天,肺炎支原体IgM回示阳性。尿惯例、大便惯例、大便隐血、过敏原IgE、肝功能、γ干扰素未见反常。临床弥补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予以阿奇霉素抗感染医治。

  住院第四天,肺吸虫IgG回示阳性(图2),临床确诊:肺吸虫病,当即加用吡喹酮片驱虫医治。

  住院第八天,患儿复查血惯例:白细胞数目15.23×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目6.3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1.80 %;胸部DR提示右肺中野少量纤维灶,右侧胸膜稍增厚。胸水、心包腔及腹部彩超提示腹腔积液。临床考虑患儿病况好转,准予出院,嘱院外口服阿奇霉素抗肺炎支原体感染医治,继续口服吡喹酮抗肺吸虫医治,门诊随访。

  出院后一周,患儿门诊复查血惯例:白细胞数目10.21×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目2.64×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5.90%;胸部DR:双肺纹路增粗。腹部超声:左边髂窝小肠旁反常回声:考虑梅克尔憩室可;肝左内叶低回声区,请随访。

  十天后,患儿再次门诊复查血惯例:白细胞数目8.33×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目1.46×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7.50%;腹部超声:左边髂窝低弱回声,随访。腹腔积液。腹腔查见多个系膜淋巴结,结构未见显着反常。

  该患儿起病非常藏匿,无显着临床症状,仅在外院查看时意外发现胸腔积液印象学体现。患儿来院就诊查血惯例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达41.80 %,查炎症目标暂不支撑一般细菌感染,加强完善超声查看,发现该患儿存在多浆膜腔积液(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腹腔积液),诘问病史家长诉患儿有野生蟹食用史供给了要害信息,临床高度警觉肺吸虫病,血清肺吸虫抗体查看成果示肺吸虫IgG抗体阳性。

  依据该患儿的流行病学史、临床体征以及实验室查看,该患儿肺吸虫病确诊根本清晰,予以吡喹酮针对性抗肺吸虫病医治后,患儿3次复查血惯例,嗜酸性粒细胞逐步下降;随访彩超,患儿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消失,腹腔积液削减,医治有用。

  并殖吸虫属的成虫首要寄生于宿主的肺内,故又称肺吸虫,现在已发现50多种并殖吸虫,其间7种可感染人类[1]。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是亚洲肺吸虫病的首要病原体。四川、重庆、云南、湖北西部等区域的病原体首要为斯氏并殖吸虫,而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的病原体首要为卫氏并殖吸虫[1]。

  并殖吸虫雌雄同体,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例,其完好发育周期需求通过3个宿主的转化。虫卵在水中育孵出毛蚴,感染榜首中心宿主川卷螺,在其体内通过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的发育和无性增殖阶段,发育为尾蚴并逸出;尾蚴在感染第二中心宿主——淡水溪蟹或蝲蛄后构成囊蚴(感染阶段),终末宿主(人、牲畜或野生的猫、犬科动物)等食入未熟透的的溪蟹、蝲蛄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囊蚴经胃到十二指肠,在胆汁和胰蛋白酶效果下,囊蚴内幼虫逸出,穿过肠壁,即为童虫。

  童虫在安排种移行并徜徉于各器官及腹腔间。1-3周后由肝外表或经肝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进入胸腔而入肺,最终在肺内久居发育为成虫,约经60-80天老练并产卵(而斯氏并殖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以童虫阶段寄生于人体[2])。

  有些童虫可毕生穿行于宿主安排间直至逝世。成虫在宿主体内一般可活5-6年,长者可达20年之久!成虫产卵后随痰液一同排出,假如咽下痰液则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3]。其生活史示意图如图3。

  肺吸虫病的首要致病机制为:虫体在终末宿主体内移行导致的机械性危害,病灶部位CT典型的体现为“地道”征,但实践在临床上罕见;虫体代谢物引起的机体免疫危害。因为虫体可在机体内处处移行窜扰,不同个别劳累的安排器官不同,然后形成临床体现个别差异较大。

  肺吸虫病临床体现与感染时刻、程度及宿主的免疫力有关,分为急性期和缓慢期。

  (1)急性期:急性期症状多呈现在食入囊蚴后数天至1个月左右,偶有在第2天即呈现症状,也有12个月后才呈现症状。临床症状体现轻重纷歧,轻者仅体现为胃口减退、乏力、腹痛、腹泻、发热等一般症状。

  重者可有全身过敏反应、高热、腹痛、胸痛、咳嗽、气促、肝肿大并伴有荨麻疹。白细胞总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升高显着,一般为20%-40%,高者可达80%以上。急性症状可继续1-3个月。

  (2)缓慢期与分型:因为虫体的移行和窜扰,可形成多个器官受损,且收到危害的程度又轻重纷歧,故临床体现较杂乱,临床上按器官危害首要可分为:胸肺型(最常见)、腹肝型、皮下型、脑脊髓型等。

  因为肺吸虫病多无特异性、部分临床医师体格查看不全面简单遗失体征或许对流行病学史问询不细心等问题形成肺吸虫病简单误诊误治,例如误诊为线]等。

  肺吸虫病尽管缺少特异性的临床体现,临床极易误诊误治或推迟确诊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但是,结合本事例来看,流行病学史及血惯例中嗜酸性细胞增高起到了非常要害的提示效果,而且这两个要害信息在临床医治中极易取得。

  因而,在肺吸虫病的临床医治上,咱们该注重流行病学史的细心问询以及重要实验室查看的提示信息,考虑肺吸虫病或许后赶快获取病原学证据以前期进行针对性驱虫医治,然后改进患者预后。

  最终,笔者呼吁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用生水,特别是关于婴幼儿,应尽或许的避免此类食物的摄入,避免病“虫”口入。

  [1]郭利琴,毛静,刘鑫华,等.肺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治新进展.中华流行症杂志,2023,1-00004

  [2]马桂洋,杨冬梅.云南省大理州斯氏狸殖吸虫病例陈述[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4, 12 (02): 110-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并殖吸虫病的确诊:WS 380—2012[S].北京:我国规范出版社,2012.

  [5]柯娜,李鑫,王新红,等.肺吸虫病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原因并文献温习[J].临床误诊误治,2024,37(10):1-5.

全国咨询热线: 0512-52503999

咨询时间:9:00 ~ 18:00

招商加盟热线:0512-5250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