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超级渔场名存实亡

2025-02-18 来源:豪华礼券(八只装) 1

  。纽芬兰渔场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岛周围海域,盛产鳕鱼和各种鱼类,但其实这个渔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消亡,它是怎么消亡的?为什么我国教科书仍要将这个“名存实亡”的超级渔场列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全球渔业资源分布不均,一般来说,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岛周围北大西洋海域,来自北冰洋的

  在此汇聚,寒暖流因密度不同产生差异,暖流在上,寒流在下,扰动海水,将海底盐类物质带到海洋表面,浮游生物大量繁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大量聚集于此,

  ,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的东西,使得该海域鱼类更加繁盛。天时地利齐备,超级大渔场由此形成。

  15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航路的开辟中尝到甜头,英国人眼红也坐不住。1508年,受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派遣,约翰·卡波特率领两艘帆船出海探航,

  。约翰·卡波特的船队经冰岛、格陵兰岛到达北美洲的拉布拉多半岛,再沿海岸向南行驶到达今天的弗吉尼亚沿海,他们误以为已经到达亚洲,所经沿海就是中国海岸。

  在这期间的1534年,他们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海岸时,第一次发现纽芬兰岛海域渔业资源异常丰富,随行船员发出感叹:“

  ”。约翰·卡波特虽然没能如愿找到去往亚洲的新航道,但把纽芬兰海域盛产渔业的消息带回了欧洲。于是,大批葡萄牙人、法国人和英国人闻风而来,在纽芬兰岛沿岸建立起一座座渔村,在此捕鱼,然后运往欧洲。

  大西洋鳕分布于北大西洋及北冰洋,栖息深度为100-1000米,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图为鳕鱼幼崽。图源wiki。

  。星期五、复活节前40天以及宗教日历上特别加注的日子,都是不许吃肉的,而一年中这些日子加起来超过一半。但欧洲只有少数的鱼,长期吃素导致教士们体质急剧下降,甚至危及宗教在欧洲的发展。就在这时候,

  ,使得教士们原本枯燥的斋戒日变成了享受吃鳕鱼干的好日子。就这样,鳕鱼在欧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以至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感叹:鳕鱼大概是16世纪欧洲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

  此后,鳕鱼捕捞没有停歇。一百多年后的1600年,一名到达纽芬兰海域的英国船长写道:“海岸有如此厚的鱼群,我们几乎是在它们之上行船”。可见纽芬兰的渔业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还长久不衰。

  传统的捕鱼方式是由较大的渔船运载数只小渔船,到离岸较远的海域卸下小船。每只小船上有两到三名渔民。他们分头在附近撒网捕鱼。当小船满载后便驶向大船,卸下舱中的收获,然后再继续撒网。

  晚饭后渔民们还要在大船上将当日捕到的鲜鱼腌制起来保存。数日后大船满载而归,驶回纽芬兰岛上的渔村。

  渔民每年都要定期休息,而渔民休息的日子又正好赶上了鱼类繁殖的季节。这种传统的捕鱼方式虽然捕捞量较大,但因为

  但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捕鱼技术的进步,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成群结队地驶入了纽芬兰海域,使渔场遭遇灭顶之灾。

  加之,渔船上配备了现代化的冷冻技术,能把捕捞上来的鱼速冻保鲜,减少了渔船回岸次数。于是,船员不顾鱼类是否处于繁殖季节,夜以继日地作业。据统计,这种大规模作业的渔轮一个小时便可捕捞200吨鱼,是16世纪一条传统的渔船整个渔季捕捞量的两倍。

  “渔网”恢恢,疏而不漏。图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使用的拖网。图源wiki。

  就在鳕鱼遭受灭顶之灾时,1949年纽芬兰加入加拿大,成为加拿大第十个省(后改为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加拿大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陆续勘察纽芬兰渔场的鱼群状况,他们发现渔场的生产量开始急速下降,1975年已经减少了60%。1970年,加拿大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和该国的详细情况,对《领海及渔区法》进行了修改,

  但这并不代表加拿大要开始保护鳕鱼,而只是想独占该海域的所有鳕鱼资源。于是,加拿大政府全力支持本国大型渔业公司

  ,在纽芬兰渔场及北大西洋远海地区开展拉网式“扫荡”,让鳕鱼无处可逃。到20世纪90年代,

  ,导致捕鱼历史长达500年的纽芬兰渔场宣布停止,岛上赖以生存的渔民大量失业,远走他乡。据统计,禁渔令发布后的十年间,

  禁渔十年,纽芬兰渔场并未起死回生,那为什么我国地理教材仍然将其列为世界四大渔场?第一,纽芬兰渔场

  ,即还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第二,加拿渔政策虽然见效较慢,但纽芬兰渔场还是

  ,捕鱼业仍然是该省(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约2万个就业岗位和4.4亿的GDP。2017年,鳕鱼、黑线鳕、比目鱼、鲱鱼、鲭鱼等鱼类合计的捕捞量约为92961吨,价值1.4亿加币。而虾、螃蟹、龙虾、扇贝等的产量为101922吨,价值6.3亿加币。海豹捕杀业的产值为190万加币。新兴的水产养殖业在2015年生产了超过22000吨大西洋鲑,虹鳟和贻贝,创造产值超过1.61亿加币。但纽芬兰渔场昔日的辉煌,却一去不复返了。

  纽芬兰渔场的鳕鱼数量虽然已经一下子就下降,但一种叫做北极虾的海洋生物却繁盛起来,捕获量常年全球第一。图源wiki。

  2020年1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

  有研究表明,多年来的高强度、粗放式捕捞让长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大幅衰减,位于长江生物链顶层的珍稀物种中华鲟和江豚岌岌可危,经济鱼类资源濒临枯竭。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2003年以来,长江流域实行每年3至4个月的禁渔期。每年7月1日开捕后,当年的繁殖成果很快被捕捞殆尽,鱼类种群难以繁衍壮大。只有及时合理的十年禁捕,才能给长江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拿生活在长江的江豚举例,2018年长江淡水豚科考结果为,如今长江中仅存的江豚仅为1012头,而2006年调查数据为1800头。可见长江十年禁渔刻不容缓。图源wiki。

  从纽芬兰渔场衰落的教训到我国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说明再优渥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也抵挡不住粗放式的开发,合理科学的捕捞和及时的禁渔政策,才是避免竭泽而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纽芬兰,一个超级渔场的覆灭与新生.刘少才;纽芬兰渔场消失之谜.金点强;世界著名渔场.赵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全国咨询热线: 0512-52503999

咨询时间:9:00 ~ 18:00

招商加盟热线:0512-52503999